2023年10月28日,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、上海市科創教育研究院、遠播教育集團主辦的第六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,將在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舉辦。
第六屆IEIC重磅嘉賓
胡衛,研究員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。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,民進中央委員,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,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,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,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,上海市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副主任,長三角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。
作為教育改革與實踐的探索者,胡衛履職全國政協委員近10年,每年提交數十份重要提案,緊扣“國家大計”,聚焦“民之關切”,熱點提案網上點擊率破億。
他關注職業教育法修訂的進程和成果,先后隨全國政協調研組赴15個省市自治區考察,致力于打破體制障礙,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、學術教育融合發展,暢通職教升學通道,為挺起職業教育的“脊梁”而建言。
他是教育事業發展的耕耘者,帶著教育者的情懷,扎根教育研究,與前輩們、同事們一起開創了《民辦教育動態》雜志、民辦教育叢書、民辦教育大型數據庫、民辦教育發展事業報告等諸多項目,為推動我國民辦教育多樣化和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他是教育公益的推動者和踐行者。近期,在胡衛推動下,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中分會牽頭、協和教育中心(集團)捐助的湖南通道縣優秀學子上海公益研學活動成功舉行。在為期四天的暑期公益研學活動中,同學們參與了各種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索和實踐,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,激發了對科學的熱愛和創新的思維。
他曾呼吁,民辦高中和社會各界要群策群力,有力推進民辦教育、民辦高中多樣化高質量發展,為中國教育的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。
他始終心系青少年教育,密切關注青少年個體生命成長,對于他們的未來發展寄予深切厚望:在教育的道路上遵循發展規律,重視大腦質量提升,通過發明創造為社會和人類做出貢獻。
個人榮譽:先后承擔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等重大項目,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結項獲“優秀”等級。曾獲全國優秀圖書獎2項,全國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2項,上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3項、二等獎2項。
出版著作:獨立或合作出版著作30余部。
在第五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上,他從《人類的終極問題》一書出發,分享了作為一位教育者的真切經驗,對于青少年教育提供了重要啟示,為眾多家庭、社會人士、教育學者帶來了溫暖的教育智慧與思想。
《何以為人——讀人類的終極問題有感》
就青少年教育而言,不應只對歷史發展趨勢做被動反應,要領先變革趨勢。
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,每個人的長項智能是不一樣的,教育不能平均用力,而是要通過了解學生優勢智能,因材施教、揚長避短、揚峰補谷。
我們要讓生命有質量,活出精彩、活出價值,就要遵循人的發展規律,重視大腦質量的提升。讓嬰兒有充足的時間發育,讓少年有足夠的時間發掘潛能,讓成年人有足夠的時間去發明創造,并最終為社會和人類做出貢獻。
——節選自第五屆IEIC大會 胡衛
正是胡衛這樣的教育先行者持續關注和推動教育發展,為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,讓我們更有力量和信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,為中國的教育發展不遺余力。
10月28日,胡衛先生即將出席第六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,為大家帶來精彩分享,敬請期待!
2023年10月28日 @中國·上海
第六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
他將輸出哪些真知灼見?讓我們拭目以待!